手機號換綁成功
更新時間:2019-05-13 15:56:44
圍觀:791
收藏
分享
| 專家解讀 ——
去年4月,教育部提出到2020年建設100個“人工智能+X”復合特色專業(yè)、編寫50本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、建設50門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、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學院、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人工智能仍將蓬勃發(fā)展。
近年來,人工智能技術發(fā)展方興未艾。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(yè)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,全國共有上海交通大學、同濟大學、浙江大學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能專業(yè)建設資格。不無幽默地說,沒有設立人工智能專業(yè),都不好意思自稱大學了。 據統(tǒng)計,新增備案數量最多的本科專業(yè)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,共有196所高校新增,其次是有101所高校新增的機器人工程,第三到第五分別為智能科學與技術、智能制造工程和網絡與新媒體。 作為一個跨學科的新興技術領域,人工智能專業(yè)的知識體系涉及到計算機科學、數學、神經科學、統(tǒng)計學、仿生學、心理學等學科門類。 開設“腦認知機理、神經網絡、計算認知、交互認知、記憶認知、人工智能導論、機器人學、機器倫理學”等專業(yè)課程。 從就業(yè)的角度來說,學校對人工智能專業(yè)課程的設置,要與企業(yè)的需求相一致。中國人工智能企業(yè)的應用技術更集中于視覺類:包括生物識別、圖像識別、視頻識別等、語音類:包括語音識別、語音合成等和自然語言處理類:包括機器翻譯、文本挖掘、情感分析等。
關注高考圈微信(vtstudy),與高考圈互動
免責聲明: ① 凡本站注明“來源:高考圈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站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高考圈”,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網站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(yè)性的教育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(lián)系。
手機號換綁成功
手機號換綁成功